日前,有關瓷磚背面白色粉末的話題引發了不少陶瓷行業人士及消費者的關注和激烈討論。部分自媒體在各大視頻平臺一板一眼地聲稱,瓷磚坯底的粉末是脫模劑,這些白色粉末若數量太多,會影響瓷磚鋪貼效果,后期導致掉磚的“元兇”之一也是脫模劑。
也有自媒體在看到這一話題后,紛紛跟進發布相關話題視頻,并反駁了“脫模劑”觀點,指出其實際是氧化鎂粉,一時間內容真假難辨,但傳播范圍極廣。不少消費者認為,瓷磚坯底的白色粉末應當在出廠之前就由廠家處理干凈,而不是消費者對清理環節“買單”。
聲音一: 瓷磚坯底白色粉末是 脫模劑殘留 在該話題沒有形成大范圍傳播之前,主要的視頻平臺上,說磚坯底部粉末是脫模劑殘留的占絕大多數。他們認為,瓷磚是由各類礦物質粉壓制而成,在壓機壓制時,需要有相應的模具,才能壓出方形的磚,而這些粉末就是防止瓷磚與模具粘連的脫模粉。 仔細一看,會覺得這些觀點有點道理,但實際上瓷磚并不需要額外的模具壓制,壓機本身就可以將瓷磚壓制出對應的形狀,而這個粉末也并非是在壓制環節使用。 若仔細查看,會發現有不少賬號的文案內容也一模一樣,有的只是對內容進行輕微改動,更有甚者稱,這些白色粉末不但會使瓷磚粘結力下降,還含有有害成分,多番說辭之下,儼然唬住了消費者。讓不少消費者在視頻評論區,呼吁廠家應該在產品出廠之前就將“脫模劑”清理干凈,這樣才是合格的產品。
聲音二: 瓷磚坯底白色粉末是 氧化鎂 事實上,瓷磚底坯的這層白色粉末就是耐高溫氧化鎂,其作用并非是脫模,而是防止瓷磚坯體與輥道粘結。 這層氧化鎂粉,業內也稱為磚底粉?,F代瓷磚燒成廣泛采用綠色節能的輥道窯,瓷磚坯體在輥道窯中行走,直接與輥棒接觸,坯體的毛邊可能會脫落并附著在輥棒表面。雖然輥棒始終在轉動,但日積月累輥棒表面粘附物會增多甚至結瘤,瓷磚坯體在這些結瘤的高低不平的輥棒上滾動顛簸就會產生變形、開裂等諸多缺陷,會大大影響瓷磚的合格率。 為了保護輥棒不被污染,也為了保護坯體,廠家就會在坯體底部上一層氧化鎂粉,防止粘連。 根據網絡科普,氧化鎂呈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狀,無臭、無味、無毒,熔點為2852℃,沸點為3600℃,溶于酸和銨鹽溶液。而窯爐的溫度在1200℃以上,遠低于氧化鎂的熔點及沸點,因此氧化鎂能在瓷磚燒制過程中起到很好的隔離作用。 曾有商家做了對照實驗,兩塊同樣有粉末的瓷磚,一塊背面的白色粉末好清理,在瓷磚背面滴水不會有荷珠效應,只需用清水及鋼絲球擦洗就可以清理干凈;另一種情況是在背面滴水后存在荷珠效應,即水珠無法滲透進瓷磚,也不具有流動性,一粒粒的掛在瓷磚背面,這種情況極難去除,需要用水泥油加鋼絲球才能擦除。 ▲ 水均勻散開 ▲ 水呈珠狀 不論這層粉末在生產環節起到何種作用,瓷磚商家在終端遇到的問題是,消費者購買瓷磚發現坯底有很多粉末,若不清理干凈后期極有可能出現問題,讓工人清理,免費的不愿意做,給錢徒增一筆支出,最終就導致消費者要么罵商家、要么退磚,而商家找工廠,工廠也不會處理,并表示這屬于正?,F象,賣磚的商家兩頭受氣。 雖然氧化鎂無毒無害,但若數量較多,在不清理干凈的情況下就直接涂抹水泥砂漿或其他粘結材料,是很可能會導致瓷磚與材料的粘結力不夠,輕則空鼓、脫落,嚴重的情況是完全無法與砂漿粘合,哪怕瓷磚下面的水泥已經板結,也可以輕易將瓷磚掀起。由此可見,這層粉末是必須要清理干凈的,消費者在購買瓷磚時,也要注意甄別,若粉末太多,說明廠家生產環節不夠嚴謹,也要盡量避免選擇此類產品。
關注陶瓷信息網
01-08
04-15
04-15
04-15
04-15
04-15
04-15
04-15
04-15
04-15